近年來,世界各主要專業揚聲器、音箱公司,紛紛推出各自的線性陣列揚聲器系統。如Meyersound M3D、Deliya-Sound-la210 、EV X—Line 、Martin Audio W 8L、Lorinser LA系列等,在世界許多大型運動會、大型演出現場也品牌使用線性陣列揚聲器系統。
那么如何判斷線陣列的好壞?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,最常見的是拿耳朵聽。特別是做慣演出的音響師,絕對相信自己的耳朵!
戶外線陣列音箱展示
從一個研發工程師和系統工程師的角度出發,可以從以下幾點判斷:
1、看音箱的單元尺寸和分頻點
這已經可以判斷很多信息了,例如,高音如果是用44MM直徑的高音,安全的工作頻率不能低于2K,如果中音是用4個6寸半的話,你就可以判斷這個設計不合理,因為2個6寸半水平間距最小都要超過7寸,7寸的干涉頻率最低點是1.34K左右(242公式),那么為了單元的安全,分頻點在2K的話,中音在1.34K就會發生干涉,為了不干涉,分頻點在1.3K的話,44高音的振膜就很快會碎掉。所以是完全不合理的設計。
2、看阻抗曲線
尤其是低音,如果設計不合理的音箱,阻抗曲線很快就看出來,根據單元T/S參數設計合理的音箱,低頻特性不會差,如果阻抗曲線上看出來容積不夠,或者是調諧偏低,或者是調諧偏高,或者是有共振,或者是容積偏大,低頻都不會好。阻抗曲線不好的音箱,往往設計者的理論功底不夠,在廣東的音箱廠,山寨風盛行,中國的音箱難以打入歐美市場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幾乎沒有原創設計,也有很多人花很多時間在用試錯的原始方法在做音箱,用科學的方法設計專業音箱的工廠鳳毛麟角,這也是行業的悲哀!
3、和研發者交流
在沒有聽音箱之前,如果音箱研發人員都找不出來交流的工廠,往往是COPY的產品。如果研發人員自己都講不清楚他的設計思路,那音箱估計也好不到那里去。音箱結構,分頻點是怎么確定的,各單元尺寸選擇和整個音箱動態余量的關系。
如何判斷線陣列音箱的好壞?
4、是否考慮了流動的系統配套
線陣列音箱很多是拿來做流動演出的,如果線陣列的吊掛件,重量,把手設計沒有考慮到快速安裝,現實中使用必然適應不了演出的要求。配套的系統機柜是否操作簡單,體積小,重量輕,機柜里面的接線和電源是否都連接好了,有沒有專用的接口在機柜正面方便連接,處理器是否有標準的預設程序在里面,是不是送全頻給機柜就OK,全頻和超低有沒有獨立的輸入。有沒有配套的防雨罩,有沒有配套的喇叭纜,吊架的設計是否合理安全(7:1安全系數,有沒有做過拉力實驗),是否可以單點吊掛還可以調陣列的垂直傾角(中間有多孔的橫梁),運輸包裝是航空箱還是輪子板,航空箱的鎖扣和輪子必須用可靠結實的材料(最容易壞是這兩個配件)。
5、音箱的參數曲線是否真實
很多工廠的資料都有曲線圖,但是否真實呢?如果可以在聽完后,直接測試音箱的頻響和相位曲線是比較理想的,相位曲線最好是分開單元測試,如果高音,中音,低音分開測得的相位曲線在分頻點處不重合,說明做的音箱處理器參數不合理,頻響在分頻點附近也就不可能正常。
在離4只以上的線陣列4米的地方軸線和偏軸45度(也是4米)各測一條曲線,觀察兩條曲線的區別,在700-12K的頻段兩條曲線剛好均勻差6DB左右,就說明這個線陣列的水平覆蓋是90度,而且指向性很好。話筒放在50米以上的軸線測頻響,高頻仍然能平直到13K就說明該音箱高頻不錯。
在80米仍然能平直到12K就說明是很好的音箱。 單元有沒有做AES功率實驗,如果研發人員連AES功率實驗的方法是怎么樣的都說不出來,肯定沒有做過功率實驗,那么這個音箱的實際功率就值得懷疑。